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这一思想(   )

A. 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B. 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

C. 延续了民主共和国的精神    D. 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05年中国同盟会创立了机关刊物《民报》。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阐发为“民族主义”。它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奋斗目标,大大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肩负的革命任务反封建反帝国主义侵略,A项不合题意;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在中国维新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B项不合题意;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国深入人心。故延续了民主共和国的精神应在辛亥革命之后。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

C. 轮船招商局    D. 湖北织布局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的是明朝都城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这种设计意在突出(   )

A.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B. 宫殿宏伟壮观的景象

C. 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    D. 紫禁城建筑的时代感

 

查看答案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威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   )

A. 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    B. 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

C.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 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

 

查看答案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政治制度会根据国情不断进行演变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打开了通向议会君主制的大门,从此之后,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寸步难行;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不再高高在上,“国王依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的韩非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汉谟拉比法典》出自于哪个国家?韩非与《汉漠拉比法典》所反映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它出自英国哪部历史文献?概括颁布这部历史文献的主要原因。“打开了通向议会君主制大门”是指英国由此确立了什么制度?

 

查看答案

根据你对中国历史上教育发展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科举制的正式诞生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科举制发展到哪个朝代得到了完善?

(2)洋务运动期间,受西方影响,洋务派创办了什么形式的学校?请写出中国近代最早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的名称。

(3)自2000年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断提高,2016年超过了3.8万亿元。党和政府如此重视教育,有什么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