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三篇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材料二,材料三摘编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材料一所列的是哪两位杰出人物?他们在哪一年发表了什么重要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2)材料二所指李大钊发表三篇文章时的国际背景是什么?当时中国正在进行什么运动?

(3)结合材料三,分别列举中国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探索出适合国情的道路。(不阐释,各写一例即可)

 

(1)马克思恩格斯(每点,1848年《共产党宣言》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新文化运动 (3)革命时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或放弃攻打中心城市,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给分)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图片人物,左边是马克思,右边是恩格斯。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依据材料二的“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三篇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开始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三篇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3)依据材料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舞台上的焦点,两国关系一波三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一(签暑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是经济的,联合起来,共同对敌……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严令美国代表团: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代表握手……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未和我握手一-25年没有交往了啊!”

—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

材料三北京时间2018年3月23日,美国宣布将对600亿美元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并对中国实行贸易限制

—摘编自《中国网》

(1)材料一所述《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组织的建立?美国和中国是否同属于“签署国”?

(2)材料二所说杜勒斯的失礼,与当时美国推行的哪一政策有关?而双方握手标志着什么?

(3)材料三所指美国的做法与当今世界哪一经济趋势相违背?综上所述,我们应如何应对?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是:__________

(2)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__________

(3)18世纪在英国改良蒸汽机的是__________

(4)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作者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A. 从发明交通工具开始

B. 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 电力得到广泛的应用

D. 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为加强经济合作与提高国际地位建立的组织是

A. 华沙条约组织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欧洲共同体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