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最近有位美国外交...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与唐朝历史上三位著名皇帝有关,他们分别是哪三位皇帝?这三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一项考试制度的关键完善者,这项考试制度叫作什么?该制度的创立又与哪个皇帝有关?

(2)材料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导致该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正是因为前面的因素,该材料中的皇帝在统治中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的?

(3)材料三中的“开元”时期的统治达到了唐朝的最鼎盛时期,该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因此被称为什么?

(4)其实好的一段统治历史时期与统治者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这些人才中有敢于直谏皇帝,一生曾200多次向皇帝进谏的著名历史人物是谁?唐朝曾有“房谋杜断”的说法,请问是指哪两个历史人物?

(5)跨越时空,回到唐朝,如果你是唐朝的一位皇帝,你将会怎样统治你的国家。

 

(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科学制;隋炀帝 (2)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教训;贞观之治 (3)开元盛世 (4)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5)重视发展生产,或轻徭薄赋等 【解析】(1)第一问材料一是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而发的言论,材料二中的武后指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材料三中“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所以三则材料中的皇帝分别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第二问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都完善了隋朝创立的科举制;第三问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创立。 (2)第一问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是说:皇帝好比是船,老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着船航行,也能把船倾覆,说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第二问唐太宗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主要是因为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第三问正是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唐太宗励精图治,注意减轻人民的负担,努力发展生产,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3)材料三中的“开元”时期的统治达到了唐朝的最鼎盛时期,该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4)前一问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200多次向皇帝进谏的著名历史人物是魏征;后一问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计谋,传为美谈,被称为“房谋杜断”。 (5)本题属开放性问题,紧扣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回答即可。如:减轻人民的负担,努力发展生产;知人善任,重用人才,虚心纳谏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 文明初露曙光    B. 繁荣与开放

C. 由分裂走向统一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查看答案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

A. 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 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 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查看答案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 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 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 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查看答案

宜宾正在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打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北宋时,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大都市是

A. 东京

B. 临安

C. 大都

D. 广州

 

查看答案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

A. 顾恺之    B. 吴道子    C. 张择端    D. 赵孟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