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实现国家统一

C. 开通京杭大运河

D. 社会经济发展

 

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混南北为一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政权陈,结束了自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4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为中国封建社会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所以李刚高度评价“混南北为一区”的功绩主要就是结束了南北分裂,完成统一。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忽必烈

 

查看答案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的指的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大运河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

(2)唐朝对完善科举制度做出了哪些贡献?

(3)材料二中,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为什么?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材料二  《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个例子加以证明。

(2)依据材料二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图片和所学知识,说说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技术条件有哪些?

(3)材料三说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你能举出2项科技成就证明这句话吗?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别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A

西行取经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唐→日本

B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1)写出材料中A和B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3)上表中A人物的著作是什么? B人物给日本设计的建筑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