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材料二  《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个例子加以证明。

(2)依据材料二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图片和所学知识,说说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技术条件有哪些?

(3)材料三说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你能举出2项科技成就证明这句话吗?

 

(1)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传法、玄奘西行取经,其他唐朝对外交往的例子。(举一个1分,。) (2)为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宣扬国威。中国造船业的发达和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的发明和用于航海 其他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例如: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传法、玄奘西行取经;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宣扬国威。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技术条件有:中国造船业的发达和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例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的发明和用于航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指南针的发明和开始用于航海是在北宋时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别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A

西行取经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唐→日本

B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1)写出材料中A和B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3)上表中A人物的著作是什么? B人物给日本设计的建筑是什么?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  嘉庆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1)结合材料谈谈清朝此时对外采取了什么政策?

(2)这种政策的影响如何?

(3)你认为这段历史对当前我们国家的建设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简述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查看答案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意思是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弘扬了“贞观之治”。这句话说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统治(   )

A. 唐高宗    B. 唐中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查看答案

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杰出帝王”图文展览。“一代天骄”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 秦始皇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成吉思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