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殖民地人口(万人)

英国

14

3350

39350

俄国

2.6

1740

3320

法国

6

1060

5550

德国

16

290

1230

美国

38

30

970

 

 

 

 

材料二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以上材料整理自高中历史选修《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 一百万人。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象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

——整理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四  炮火把战壕轰得土崩瓦解时,他卧倒在地,冒着汗,做着祈祷:“耶稣基督啊,救我出去吧。请求基督行行好吧。只要您救我一命,您说什么我都干。我相信您,我要告诉世上每一个人,您是唯一至关重要的。请求亲爱的耶稣行行好吧!”

——海明威《在我们的年代里》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子弹嘘嘘,大炮隆隆, 我不想再呆在这里……

——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

请回答:

(1)由材料一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对比材料二、四,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用材料三的史实概括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因素。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以古鉴今,一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

 

(1)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不同:材料二:满怀信心、积极支持等。(答出其中一点态度即可)材料四: 绝望、恐惧、厌恶、逃避等。(答出其中一点态度即可)因素:一战持久而残酷;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3)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 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战争的影响,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需答出两点) 【解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可知,1913—1914年,德国和美国经济实力增强,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但是海外殖民地数量不如英国和法国,出现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要重新瓜分世界,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信息“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和材料四信息“耶稣基督啊,救我出去吧。请求基督行行好吧。只要您救我一命,您说什么我都干”可知,材料二反映了人民满怀信心、积极支持战争等;材料四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绝望、恐惧、厌恶、逃避等。第二问,依据材料三信息“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一百万人。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象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可知,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反映了一战的残酷性。1914—1918年,一战持久而残酷;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促使人们对战争的态度由渴望到厌恶战争的转变。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100年(2018年),但是当今世界仍不太平,局部战争不断,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因此,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在国家、民族发展道路上意义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发展话自信)

宋朝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 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

(1)根据材料,举出宋代自信和创造力的突出表现。

(“洋人中用”显气度)

在唐政府为官的外国及外族人有数千名之多:有官拜大将军的,有入朝为相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留居唐朝五十年,专门管理外交事务……唐朝生活的外国人之中,僧侣也占了很大一部分。鼎盛时期的唐朝对宗教的态度是较为宽容的,不仅佛教徒大量涌入,袄教、景教、伊斯兰教都有众多的教徒在长安一带活跃。

——整理自罗威尔主编的《知中·洋人》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唐朝在“洋人中用”问题上体现的自信。

(“两弹一星”铸重器)

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 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3)结合所学知识,“两弹一星”是如何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的?“两弹一星”的研发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文化自信今日谈)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站立在 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讲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2018年,中美贸易战在全球引发了轩然大波。中美两国的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

A. 网络信息化    B. 经济全球化    C. 政治多极化    D. 利益一体化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中,马歇尔计划成为扶助欧洲成长的“夹板”,反映了这一计划在复兴欧洲经济的同时,

A. 控制了西欧各国    B. 冲击了西欧民主    C. 促进了欧洲联合    D. 摧残了欧洲文明

 

查看答案

图片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法西斯暴行    B. 纳粹的暴政    C. 战场的残酷    D. 种族的灭绝

 

查看答案

1922年2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A. 《凡尔赛和约》    B. 《四国条约》    C. 《九国公约》    D. 《五国公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