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在国家、民族发展道路上意义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发展话自信)
宋朝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 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
(1)根据材料,举出宋代自信和创造力的突出表现。
(“洋人中用”显气度)
在唐政府为官的外国及外族人有数千名之多:有官拜大将军的,有入朝为相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留居唐朝五十年,专门管理外交事务……唐朝生活的外国人之中,僧侣也占了很大一部分。鼎盛时期的唐朝对宗教的态度是较为宽容的,不仅佛教徒大量涌入,袄教、景教、伊斯兰教都有众多的教徒在长安一带活跃。
——整理自罗威尔主编的《知中·洋人》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唐朝在“洋人中用”问题上体现的自信。
(“两弹一星”铸重器)
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 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3)结合所学知识,“两弹一星”是如何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的?“两弹一星”的研发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文化自信今日谈)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站立在 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讲话的理解。
2018年,中美贸易战在全球引发了轩然大波。中美两国的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
A. 网络信息化 B. 经济全球化 C. 政治多极化 D. 利益一体化
下图漫画中,马歇尔计划成为扶助欧洲成长的“夹板”,反映了这一计划在复兴欧洲经济的同时,
A. 控制了西欧各国 B. 冲击了西欧民主 C. 促进了欧洲联合 D. 摧残了欧洲文明
图片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法西斯暴行 B. 纳粹的暴政 C. 战场的残酷 D. 种族的灭绝
1922年2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A. 《凡尔赛和约》 B. 《四国条约》 C. 《九国公约》 D. 《五国公约》
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旗下的《图书》杂志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改变美国的 20 本书”,《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170 年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 无产阶级出现 B. 巴黎公社成立 C. 马克思主义诞生 D. 资产阶级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