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边诗歌片段中提到的“现代化”运动是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 几个读书人呼号:...

下边诗歌片段中提到的“现代化”运动是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

几个读书人呼号:

“变亦变,不变亦变”

……“杀”……

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

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B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在菜市口的刑场画上了休止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豹》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运动失败,谭嗣同等六人被捕遇害。所以,“现代化”运动是指百日维新,B项符合题意;A项是地主阶级为维护清政府进行的自救运动,没有出现遇害事件;C项时间是1911年,与“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时间不符;D项时间是1919年,与“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时间不符。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军威。”邓世昌 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

A. 虎门战役    B. 平壤战役    C. 黄海海战    D. 威海卫战役

 

查看答案

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刽子手是

A. 英美盟军    B. 反法联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

A. 半两钱    B. 五铢钱    C. 蚁鼻钱    D. 铲形币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建国伊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人民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之中,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此,请回答:

(政治篇)(1)下图的这部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订的?它在我国法制建设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经济篇) 下图所示,“一五”计划发展的重点是什么?简述这一举措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意义?

 

(军事篇)

(3)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上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结合下图谈谈这句话的含义。

(总结篇)

(4)结合材料,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中国梦”成为时下最“热”的一个词。请认真阅读下列两则有关“中国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广州战区考察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就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

(1)我国人民军队的创建开始于那一历史事件?组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我国导弹部队主要担任什么任务?

材料二  A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C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2)材料二A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哪一伟大构想中能体现出来?是谁首次提出?

(3)西藏和平解放体现了材料二B中的“各族人民大团结”,西藏和平解放是哪一年?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方式是什么?

(4)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那些举措体现出“不断为人民造福”(材料二C中)?(写出一例即可)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作为青少年学生你该做些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