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贯穿其中,两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贯穿其中,两党几度和谈,共谋民族大业。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周恩来都曾亲历和谈并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抗战胜利后,全面内战爆发,国共两党关系破裂。国民党拥有优势兵力和精良的装备并有美国政府的支持,扬言在三至六个月内消灭人民解放军。结果却是人民解放军用了三年时间,彻底打败国民党军队,取得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基本胜利。

(谈判篇)

(1)20世纪30-40年代,周恩来参加了哪两次重要的国共谈判?

(合作篇)

(2)分析国共两党第一次谈判,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举出1938-i94。年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交锋篇)

(4)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5)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组织了哪四次重大战役,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得失篇)

(6)军事优势和美国的援助没有使国民党赢得内战,而人民解放军却能在三年里就打败了国民党,请你谈谈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

 

(1)西安事变和平谈判、重庆谈判。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5)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的正义性,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而美国援助下的国民党打内战,不得人心;国民党军队厌战;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36年12月,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囚禁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去西安调停,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45年,为了尽最大努力争取国内和平,民主,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谈判指的是西安事变,在中共的一力促成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对峙,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例如1938年春,国民党领导的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1940年,彭德怀领导八路军进行了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4)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标志着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国共双方的合作关系破裂。 (5)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国民党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发动了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 (6)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军事优势和美国的援助没有使国民党赢得内战,而人民解放军却能在三年里就打败了国民党,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的正义性,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而美国援助下的国民党打内战,不得人心;国民党军队厌战;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间题。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二十世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三位伟人,他们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次飞跃。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胡锦涛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为谋求“民生幸福”“民主自由”有什么主张和重大实践。

材料二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2)材料二中民族独立的具体标志是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共和国,毛泽东同志领导人民进行了哪些斗争?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新时期。

(3)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什么重大战略决策?

材料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起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点。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国家实行了什么制度。

(5)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历史的三次飞跃,你有何感悟?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间题。

材料一我国疆域的历史变变迁

(1)图一所示朝代的建立,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2)图二所示与图一相比,我国国土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3)图三朝代的疆域南至什么地方?这个朝代有效管理台湾的标志是什么?

(4)由图四可以看出,近代以来,清政府丢失了许多领土,这些领土大部分被哪个国家割占?割占这些领土主要集中在哪次战争前后?

(5)现在,我国在哪些地方还与周边国家存在着岛屿或领土争端?

(6)目前,解决台湾间题,实现祖国统一,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你认为至今没能解决台湾间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毛泽东曾评论说:康照皇帝头一个伟大的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照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7)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康熙皇帝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抗击外国侵略而做出的努力。

(8)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G20汉堡峰会的主题是“塑造联动世界”。对此,习近平指出:“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各国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正面外溢效应。”这表明了中国支持哪一经济现象的决心

A. 经济全球化

B. 区域经济集团化

C. 政治多极化

D. 经济信息化

 

查看答案

(题文)“这次技术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这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是

A. 改良蒸汽机的应用

B. 交通工具的革新

C. 内燃机的发明

D.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查看答案

关于民族解放运动人们如此颂扬着一位女英雄:“年轻的女王率领她的章西勇士,一次次神锋陷阵,一次次击溃强大的英军―直至壮烈牲。”这则故事发生在

A. 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中

B. 印度民族大起义中

C. 非洲独立浪潮中

D. 巴黎公社“五月流血周”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