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酌精神,我国取...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酌精神,我国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D.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C 【解析】依据材料1993年之前我国实行粮票和油票,结合课本所学,票证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中国使用了近40年的票证从1993年起将被取消,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说明中国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故这里的“新时代”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C项符合题意;D项不合题意;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主要指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前,即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的时期,A不合题意;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开始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B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绘制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明在探究某两国关系发展简史时绘制的年代尺。据此判断,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中日关系    B. 中美关系    C. 日美关系    D. 中苏关系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中记载:“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下列与“第三次大革命”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材料论述。

14-15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部分地区趋于衰落。与此同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了他们对非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舍曼《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社会思潮。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终于动摇了“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路线,使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循着这条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摘编自孙海涛《中国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列宁《论粮食税》: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应该从农民方面开始。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总结:“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摘编自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材料三表2

 

时间

历史事件

1980年

建立深圳、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广州、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

开放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等经济开放区

 

 

—摘编自王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979-1986)》

材料四我国内地将初级产品拿到特区,根据外销需要“梳妆打扮”,增值出口。在特区进行市场经济的“实验”,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特区作为加强同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合作的特殊基础,发挥了很强的辐射作用,政治意义非常重大。

—摘编自刘利亚《论经济特区与中国对外开放》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

(2)根据材料二,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我国改革在农业方面的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概括福建省区域对外开放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

 

查看答案

以下是小历和小史同学关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看法(见图所示内容。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