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1870-1998年...

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1870-1998年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示意图

A.

B.

C.

D.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英国和法国,二战后,美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故图中①是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折线。故A不符合题意;二战之前,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英法。二战以后,由于美国的援助和日本自身的原因,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远远超过英法。由此可以排除③④两条折线,②是1870——199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折线。故B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国际会议中,由美国完全主导的是

A. 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会议

B.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会议

C. 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

D. 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会议

 

查看答案

哥伦布在他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大量的金子可以使国王在三年之内准备和实现收复圣地的事业。这样,我就向国王陛下表示,我希望看到能把我这次航行的收入,用于收复耶路撒冷。”可见,哥伦布此次航行的直接目的是

A. 寻求大量黄金

B. “发现”美洲新大陆

C. 完成环球航行

D. 收复耶路撒冷

 

查看答案

下图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张毕业证。图中框定的四处信息中,不具有这一时期鲜明时代特征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A. 人心的向背

B. 军队的士气

C. 决策者的作用

D. 外部势力的介入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 辛亥革命

B. 北伐战争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 红军的战略转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