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复习中国古典文学专题时,一位同学绘制了如下表格,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 选...

在复习中国古典文学专题时,一位同学绘制了如下表格,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

时代

代表人物

A.

战国

孔子、屈原

B.

唐朝

李白、白居易

C.

宋元

苏轼、关汉卿

D.

明清

吴承恩、曹雪芹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屈原,”这一内容存在错误,因为孔子比屈原早大约二百年,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屈原战国后期楚国人;所以存在错误的一项是选项A;而选项BCD的内容都是正确的,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7世纪初期,英国开始在印度和北美进行殖民,经过百余年“田园诗式”的征服,英国、印度和北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简要说明这一时期殖民扩张对英国的主要影响,请指出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印度和北美殖民统治发生的变化。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请举出1950年和1978年进行调整的内容,简析二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用一句话总结你对我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因替李陵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为太史公。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该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上下三千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王安石变法以后,他离开朝廷,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全书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下迄五代末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顺序记写,对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各方面的关联交代得清清楚楚。清代史学家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史记》和《资治通鉴》相同之处。并写出纪传体和编年体史书撰写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问题。

请参照图二示例的样式,对图一进行命名,并对图一所涉及的史实进行简要说明。(注:图中涉及多项史实,任意选择两项说明即可)

标题:          

说明:

(1)                              

(2)                             

图二

 

答题示例:

标题:北伐战争

说明:

(1)叶挺独立团开赴两湖战场,揭开北伐战争的序幕,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胜利。

(2)北伐军分三路进军,西路指向湖南、湖北,中路江西,东路指向福建、浙江。

(3)北伐的目的是消灭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统一全国。

(4)冯玉祥响应北伐,五原誓师,进军陕西、河南。……

 

 

查看答案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列战场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①西欧战场②苏德战场③东方主战场④太平洋战场

A. ①④②③    B. ②④③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