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图拓片(局部)的实物出现于唐朝,其出现可验证当时已有 A. 雕版印刷术 B. ...

下图拓片(局部)的实物出现于唐朝,其出现可验证当时已有

A. 雕版印刷术

B. 活字印刷术

C. 造纸术

D. 雕塑艺术

 

A 【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片描述的是唐朝时期的《金刚经》,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雕版印刷术留下的精品,A项符合题意;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期的发明,B项不符合题意;造纸术是东汉蔡伦的发明,C项不符合题意;雕塑艺术不符合题干的图片内容,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始于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查看答案

为巩固“普天之下”的王土,西周统治者实行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查看答案

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1)邓小平的讲话为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明确了指导思想?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流传的顺口溜

(1)材料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哪儿开展了什么运动?

(2)材料二反映了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哪两次失误?

(3)为了改变材料三的状况,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其重点发展的是什么行业?

(4)材料三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查看答案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与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什么原则?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指什么会议?周总理在此次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对应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哪三大外交事件?

(4)纵观新中国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外交不断取得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