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

(题文)“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

A. 五十年代    B. 六十年代    C. 七十年代    D. 八十年代

 

A 【解析】 根据“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工业建设。1953年至1957年,为发展我国工业,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个飞机制造厂等一大批工程建设,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为了准备历史探究课搜集了下列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周恩来在万隆、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你认为这次探究课的主题是:

A. 改革与开放    B. 内政与外交    C. 战争与和平    D. 侵略与反侵略

 

查看答案

搜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请你在此卡片的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内容,使其完整:

 

                                       

时间:1953年底首次提出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求同存异”方针

C. 四项基本原则    D. 一个中国原则

 

查看答案

(题文)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5

26.5

12.5

 

 

A. 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 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 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查看答案

大型文献纪录片《土地改革》的广告词:吹响彻底推翻“封建大山”的战斗号角,敲响埋葬中国几千年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的丧钟。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会看到中国几千年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埋葬”完毕是在: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2年    D. 1956年

 

查看答案

1951年,除台湾和少数几个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下列事件,对祖国大陆统一极具重要作用和意义的是

A. 西藏和平解放    B.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 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 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