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一位是邓 ...

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一位是邓 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社会主义。由此回答问题:

(1)“文革”后,邓小平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位置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的?

(2)他为了“挽救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核心政策是什么?

(3)邓小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祖国建设实践相结合所阐发的理论指什么? 这一理论在哪 次公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怎样评价这一理论?

(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他提出了什么构想?  请举例说明这一构想的可行性,正确性。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 (3)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五大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光辉旗帜。 (4)一国两制 1997年香港回归和 1999年澳门回归。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的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从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邓小平为了“挽救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核心政策是改革开放。 (3)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第三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根据一国两制,1997 年香港回归,1999 年澳门回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国家的建设史。运用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1953--1957  年间,是我国建设文明国家的重要节点。写出此时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及一例外交成就。

(2)精神文明的基础是物质文明。写出下列史料中我国物质文明的主要成果,分析出现这些 成果的主要原因。

史料: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4.66  万亿元,比 2002年增长 65.5%,年均增长 10.6%...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C02年 77C3  元增加到 2007年 13786  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2475 元增加到 4140元。

——2003 年《政府工作报告》

(3)精神是文明的灵魂,蕴含看强大的力量。概括下列史料中的“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写出 20 世纪 60年代两例国防科技成就。

史料,雷峰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应一代第一完人 的心灵。雷峰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事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 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2 年 3 月 3 日《人民日报》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实质就是农民革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战略思想。

请回答:

(1) 建国初期,与中国农民切身利益关联最大,迫切要求继续进行的“革命”是什么? 什么时间完成?

(2)它的基本完成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 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先后采用了哪些政策?

 

查看答案

在中国下列哪一种物品是毒品?

A. 香烟

B. 茶叶

C. 大麻

D.

 

查看答案

在中英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时,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是指( )

A.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B. 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C. 一个国家的综合因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大

D. 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我国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的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 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 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