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走向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宣告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

(2)《走进新时代》中“当家作主站起来”与“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导人分别是谁?

(3)为了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正确的建设道路,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一伟大起点?

(4)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曾犯过严重失误,请举一例。分析失误原因。

(5)纵观党90多年光辉历程,你认为党在建设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1)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毛泽东;邓小平。 (3)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 (4)大跃进(或人民公社化);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5)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任意答出一点)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人民富起来了。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100多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由于缺乏经验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出现了严重的失误。1958年,我国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第二问,党失误的原因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纵观党90多年光辉历程,党在建设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是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校八年级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指出材料一的会议名称。中国代表团提出什么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的谈判中,周恩来总理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基本准则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三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3)材料三中《中美联合公报》是在哪个城市签署的?文件有何重要意义

(4)回顾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分析外交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哪一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一中所说“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你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一内容体现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材料二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3)材料二中,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此经济体制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邓小平的南方讲话,为我国哪一经济体制指明方向?确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的发展战略是

A. 科教兴国    B. 素质教育    C. 三个面向    D. 希望工程

 

查看答案

1、图2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民族团结                 B.祖国统一

C.国防建设                 D.文化繁荣

 

查看答案

(题文)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第二年,双方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这表明

A. 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B. 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C. “台独”基础被铲除    D. “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