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探究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

探究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某学校某班级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方案,请你参与

(文字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诏书发至桂林,出现了当地人不认识的情况。文字的不统无疑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因此秦始皇下令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⑴这里的“书同文”指同什么“文”?

(文学篇)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

⑵在众多的唐朝诗人中,有一位诗人的诗歌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这位诗人是谁?

⑶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有一部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刷溃的历史命运,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

(制度篇)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⑷唐太宗通过什么方式让“英雄入吾彀中”的?

(科技篇)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⑸材料中的“文学方面”指宋朝的什么?这“三种东西”再加上哪一发明合称为“四大发明”?

⑹中医在世界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什么?

⑺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请谈谈当代青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⑴小篆 ⑵白居易 ⑶《红楼梦》 ⑷科举考试或科举制度 ⑸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造纸术 ⑹《伤寒杂病论》 ⑺核心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创新继承(必须是有观点有说明的短文) 【解析】(1)依据“秦始皇下令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全国后,秦始皇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规范文字统一在全国使用。 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朝最著名的诗人。其中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直如白话。 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章回体长篇小说,为清朝著名小说家,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抨击了封建礼教,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达到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⑷材料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是唐太宗李世民在推行以考取士的科举制后讲的一句话。意思是“将天下英雄尽揽囊中。因此,唐太宗通过科举考试或科举制度方式让“英雄入吾彀中”。 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在文字方面的发明指的是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速度,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造纸术是西汉发明的。 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他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在书中他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被尊为“医圣”。 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应注意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所创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简答题

中共十九大在岁月的长河中不过匆匆一瞥,但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却镌刻下新的历史标注。让我们回顾历史,感受党的丰功伟绩。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曾遭遇大革命的失败,但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很快掀起了土地革命战争的风暴。正当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时,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就在这时,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起来……

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再往后,怎样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怎样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场场考验又陆续摆在党和人民面前。党和人民也逐一向历史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摘自《人民日报刊文:中共为什么总能战胜风险力挽狂澜》

⑴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我国正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哪一次运动?这次运动前期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⑵“土地革命”时期,哪一历史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哪里点燃?

⑶“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刻,面临西安事变的复杂局面,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方针是什么?

⑷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完成“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后,我国进入了哪一历史阶段?

⑸新中国的成立,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请列举我们建国初促进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的外交事件。

⑹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不禁缅怀总设计师邓小平,当年他把我国带入了“新时期”。你如何理解这里的“新时期”?

 

查看答案

(题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下列图片反映的科技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能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A. 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

B. 面对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C. 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 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查看答案

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以下表述能正确反映亚非文明的是

A. 金字塔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标志

B.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C. 古代印度等级制中的首陀罗享有崇高地位

D. 古代日本大化改新前处于封建社会

 

查看答案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设立了如下两个纪念日。对“设立纪念日”理解正确的是

①铭记历史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立自强 ②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③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④国家足够强大后,走民族复仇之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