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谱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华丽乐章。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走进新时代)

材料一

(1)请将图9年代尺中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希望的田野上)

材料二

(2)为什么说图10的这张“生死契约”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体现了怎样的“小岗村精神”?

(3)材料二中两段凤阳花鼓词,道出了改革开放前后凤阳的变化,这种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

(4)根据图11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并指出该格局的特点。

 

(1)空白处内容:①十一届三中全会②1992 理由: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若答出邓小平的两点具体贡献亦可。如: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发表了“南方谈话”;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等) (2)原因:小岗村农民率先在中国农村实行“包干到户”,拉开了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小岗村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实事求是;求真求实;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等。(任答一点,意思相近亦可) (3)只有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才能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言之成理即可) (4)过程:从创办东南沿海4个经济特区起步,逐步开放东部沿海城市和经济开放区.随后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对外开放格局最终形成(或“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特点:多层次、有重点、宽领域、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开放。(意思相近亦可)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处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②处中共十四大召开的时间是1992年。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发表了“南方谈话”,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提出了一国两制在的伟大构想等等,所以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在中国农村实行“包干到户”,拉开了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小岗村的精神即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实事求是、求真求、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通过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变化,我们认识到改革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符合农民利益等等。 (4)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海蜇丝可知,我国的对外开放从创办4个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开放东部沿海城市和经济开放区,随后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对外开放格局最终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格局。 其特点是特点:多层次、有重点、宽领域、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开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量子基金创始人吉姆•罗杰斯认为“19世纪是属于英国的,20世纪是属于美国的,21世纪则是属于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1/3,对外贸易占全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2/3,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材料二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据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外交三方面分析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主要原因,列举20世纪由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的名称。

材料三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摘自习近平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人21世纪以来,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的具体举措及其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

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一17世纪,欧洲新生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及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列举这一理论“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具体史实(任举两例)。

材料三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杨杰《戌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3)材料三中“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查看答案

“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燦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5是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幅著名油画,画中的中心人物是周恩来。画面描绘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图6是参加西安事变谈判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和秦邦宪的合影。西安事变爆发后,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事变?

(3)图7中,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正在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发表讲话。写出这次国际会议的名称,并指出中国为这次会议的成功作出的重要贡献。

(4)图8中,周恩来总理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这次“世纪握手”,为什么被海外媒体描述为“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查看答案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018年1月5日报道:在北京,一位乞讨者面前的纸板上写着“推荐使用微信支付”,这是当下趋势的一个写照。该乞讨者推荐使用的这种支付方式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 原子能技术    B. 生物工程技术    C. 航天技术    D. 计算机网络技术

 

查看答案

数据图表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增长较快

B. 英美法三国经济持续走下坡路

C. 美国逐步失去了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

D. 日本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