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 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 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 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由此判断这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成为了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是在1895年;选项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是在1919年巴黎和会后;选项D义和团在1900年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

A.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查看答案

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 外戚干政

B. 战乱频繁

C. 皇权至高无上

D. 地方权力削弱

 

查看答案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 分封制的崩溃

B. 商鞅变法的作用

C. 兼并战争的后果

D. 百家争鸣的原因

 

查看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

 

查看答案

(题文)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邱少云、黄继光等无数的英雄人物,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我们现在正处于和平年代,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为祖国建设做些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