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

(题文)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40年来,……海南5个经济特区……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1)改革开放是党的哪次会议做出的伟大决策?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2)哪一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写出第一批建立的经济特区。依据材料一归纳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治国理政总方略是什么?

(4)今天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阶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回顾中国的建设之路,你有怎样的认识?

 

(1)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988年;(写出2个即可得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作用: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酌情给分)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 年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第一问,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可知,用2018—30=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时间是1988年。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第三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经济特区引进境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3)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回顾中国的建设之路,让我们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改革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主席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请跟随以下图片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1)图一反映的事件是在哪一法律文献的指导下进行的?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事件有何关系?

(2)图三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3)图四群雕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契合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怎样的改革?

(4)图一和图三分别反映了建国后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今天,我们要用绿色的发展观念致力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请你就“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献计献策.

 

查看答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材料四: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3)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4)据材料四,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5)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列所列体现了中国国家和人民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美好愿景的是(    )

①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②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③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材料体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战略布局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查看答案

2002年,中国社会的流行语是:

A. 小康社会  三个代表

B. 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C. 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

D. 和谐社会 三个代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