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5年3月21日,搭载着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

2015年3月21日,搭载着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 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

C. 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D. 《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

 

C 【解析】 A项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威胁到了中国的安全,为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与抗美援朝有关,排除A;B项邱少云是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为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与抗美援朝有关,排除B;D项《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标志着抗美援朝的结束,与抗美援朝有直接关系,排除D;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是去越南作战,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共同纲领》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②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权力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④《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⑤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毛泽东和周恩来致函在上海的宋庆龄:“           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经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材料中的“           ”处应为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查看答案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外交之耻)

材料一  1919年l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外交之兴)

材料二

(外交之盛)

材抖三  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请回答:

(l)材料一中,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得到了类似战败国的待遇?

(2)材料二中,结合图1及相关知识,说说中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图2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图3 体现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的首次成功实践?

(3)材料三中,习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

(4)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如何应对?(写出两条即可)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这只能制造人为的紧张。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材料二:北京时间6月13日,外交部长王毅同巴拿马共和国副总统兼外长德圣马洛在北京举行会谈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拿马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巴建交。巴拿马共和国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巴拿马共和国政府即日断绝同合湾的“外交关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马晓光指出,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只有承认“九二共识”,认同其两岸同属一中的核心意涵,两岸关系才能重回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台湾当局应认清客观大势,做出明智抉择。

材料三:国家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我们对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始终充满信心”。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全面提升区内城市的地位和价值,香港将巩固其世界顶级城市的地位,区域内的其他城市地位也将获得显著跃升。

(1)根据材料一,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回归后香港和澳门的发展得益于哪一政策的推行?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海峡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

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1)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二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材料三“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