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在反映西安事变的影视作品中,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周主任”,源于他们都共事于
A. 北京大学 B. 黄埔军校 C. 京师大学堂 D. 京师同文馆
“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以中国聪明才力,国耻足以振矣。”这段话体现了
A. 洋务派的观点
B. 维新派的观点
C. 革命派的观点
D. 进步知识分子的观点
“力排众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邓世昌 D. 杨靖宇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还乡后疾呼:“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 火烧圆明园 B. 勒索2100万银元
C. 割占台湾 D.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中央决定开开展土地改革,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
材料三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据材料一,为了有效地进行土地改革,国家颁布一部重要文件,名称是什么?
(2)据材料二,图一反映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写出国家对农业的改造方式和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3)据材料二,图二和图三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哪两个失误?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具体的方针是什么?
(4)据材料三,歌谣赞扬了我国在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概括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伟大转折
材料一:“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为此次会议顺利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展览二:领导风采
材料二:“(1978年)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材料二中邓小平及其同僚“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做法始于哪里的农村?“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指的是哪一城市?
(3)下面的言论与哪个历史事件相关?对改革开放有何意义?
展览三:莫斯科2013年3月23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访问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演讲中,习近平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4)习近平提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那么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被称为什么?
(5)改革开放以来,引导我们继续开创未来的高举的旗帜分别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