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毛泽东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这段文字出自1949年的哪个文献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论联合政府》
C. 《共同纲领》
D. 《上海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①国家独立自主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现代化强国 ④社会主义国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5年,机械师詹姆斯·瓦特改良了多功能蒸汽机。这种蒸汽机是用一个活塞去转动一个轮子,轮子转动可以把一个简单的水泵转化为多功能的发动机,其所产生的动力相当于很多牲畜在一起工作。这一技术的发明不仅仅使棉纺织业获益匪浅,也促进了钢铁行业、机械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迅猛发展。
材料二 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庞大的乡村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欧洲大陆、美国、日本等国家也是同样的模式。在城市工厂工作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
材料三 工业生产使服装和食品的成本大为降低,蒸汽机车把食物运送到各地的市场,又快又便宜,人们的衣橱也变的多姿多彩。人们还可以购买更多的家具、瓷器以及其他装饰品来填满他们的房子,他们拥有的物品甚至超过他们最为富有的祖先。
(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一中“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的具体表现一例。根据材料一,概括多功能蒸汽机的使用有什么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西方工业化进程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从西方工业化进程中你能汲取到什么历史智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前的小岗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1978年后的小岗村“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当时面额最大的人民币面值十元),又娶媳妇又盖楼。”
材料二
1979年6月25日,四川宁江机床厂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广告
(注:四川宁江机床厂是我国在1978年10月选择的6户国营企业改革试点之一。这则广告见报不到两个月,宁江机床厂已签订了1300多台机床的供货合同,相当于原来全年产量的两倍多。)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78年前后小岗村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小岗村村民进行了怎样的制度创新?
(2)从材料二中,你能看出当时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怎样的改革?这一改革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材料一所反映的制度创新与材料二中改革措施有何相同之处?
(3)上述材料和探究,为我国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提供了什么借鉴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