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7—1889年,以容闳、詹天佑、严复等为代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7—1889年,以容闳、詹天佑、严复等为代表的早期赴欧美留学生,开启了近现代留学教育的先河。1871—1875年,容闳带领120名幼童从上海出发赴美,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公费留学生。1875年,洋务派又选拔了四批学生,分赴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学习军事航海技术。

材料二  1896—1918年的留日高潮:日本是我国自古以来的邻国,交际甚密,日本的成功现代化为中国带来极大的鼓励,又因经济因素的考虑,前往日本留学是极佳的选择。这一时期有3—4万学生东渡,主要学习法政、军事、文科,他们关心政治,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主力。

(1)根据材料一、二,用表格法比较两次留学活动的不同点。(提示:可以从背景、去向、学习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

(2)用史实论证留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综合上述探究,写出你汲取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一条经验。

 

(1)   1847-1889年的留学活动 1896-1918年的留学活动 背景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部分开明的官员意识到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并掀起了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让部分有志之士看到了日本近代化的成功 去向 欧美国家 日本 学习的主要内容 先进技术 政治制度 (2)詹天佑,主持设计京张铁路,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进化论和社会进步论观点,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去探索西学,救亡图存。另外孙中山、鲁迅、陈独秀、周恩来等叙述合理也可。(人物和贡献或影响) (3)要重视学习外国的优点和长处;国家要鼓励留学生归国为祖国建设贡献智慧。(任意1条,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1)解答本题要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获取的信息,比较两次留学活动的不同点。可以从背景、去向、学习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詹天佑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回国之后主持设计京张铁路,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严复留学英国,翻译《天演论》,宣传进化论和社会进步论观点,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去探索西学,救亡图存。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要发展,要强大,我们必须要重视学习外国的优点和长处;国家要鼓励留学生归国为祖国建设贡献智慧,要鼓励留学支持回国,为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图1中“古埃及纸草文献残片”上是哪种古老的文字?图1、图2中的文物古迹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价值?

(2)图3、图4共同印证了什么历史信息?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哪一图片的史料更为可信?

(3)综合上述探究,我们在运用史料学习或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

这部作品以女主角斯嘉丽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以及美国南方地区截然不同于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材料反映的是    (    )

A. 《威尼斯商人》    B. 《美国的悲剧》

C. 《乱世佳人》    D. 《战争与和平》

 

查看答案

近几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 国际政治的新秩序已经建立起来

B. “冷战思维”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C.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D.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查看答案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罗斯福的提案,成立了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保护队在全美建立了1500个工作营地,吸收失业、待业青年,参加绿化造林、森林防火、水土保持、道路维修等多方面的劳动;保护队人员在工作营地住宿免费,每月工资30美元,其中25美元必须寄回家中以补贴家人生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维护了社会秩序

③增加了就业机会

④缓解了经济危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代表团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就要不要签字问题展开了讨论,下面是部分谈话内容。

甲:北京政府并没有给我们明确的指示,叫我们自己决定签不签字。

乙:从心底里我不想签字,但是如果不签字会不会得罪威尔逊和乔治,到时候我们入不了即将成立的国际联盟,我们会不会错失融入国际社会的机会呢?

丙:这不是签不签字的问题,这是关系我们还要不要国家尊严的问题!

这次会议 (    )

A. 确定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B. 实现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瓜分

C. 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D. 为争取战争胜利和对战后世界做出安排准备了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