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 台湾

B. 东交民巷

C. 香港岛

D. 辽东半岛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光皇帝在位时,发生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故题干所说的“土地”是指香港岛。故C符合题意;台湾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中割给日本的,与道光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东交民巷划定使馆界是1901年的《辛丑条约》,与道光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辽东半岛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中割给日本的,与道光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周村区某校的禁放烟花爆竹的宣传画,在中国古代,对这种燃放物的生产起了直接促进作用的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发明

④火药的发明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战国时期也有人曾提出类似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孟子

 

查看答案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经济遭到摧残,国家主权不断丧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材料二:1931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1/3,进出口贸易额下降约50%,失业者多达300万,在业工人工资降低了1/3以上。1/3的农民失去土地,许多地方发生饥荒,农民要求减租的斗争达3400多起。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300万人丧生,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全国1/4的财富被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1/3,经济陷于崩溃。

(1)材料一中美国入侵使日本出现的民族危机和世界历史上的哪一次科技革命有关?日本摆脱危机的改革措施中哪一内容最能体现此次改革的性质?

(2)材料二中日本出现经济困难的国际因素是什么?为摆脱困境日本对美国采取哪一冒险行动揭开了太平洋战争序幕?

(3)材料三中日本摆脱战后困境而在50年代至70年代迅速崛起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4)从上述材料所涉及的美日关系的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日本近乎中国发展的克星,曾经有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都因日本而中断。

1861年,中国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打击后终于醒悟,开始向西方学习,史称“同光中兴”。之后几十年,中国的经济构成发生巨变,近代化工业基础逐渐成型,然而,就在中国依照自己的规则按部就班前行时,中国改变了韬光养晦的既定政策,为了朝鲜的未来与日本大打出手。短短几个月,清军原形毕露,“同光中兴”的神话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后中国又经历三十几年动荡,于1928年重建统一,开始新一轮现代化建设。1928年——1937年这10年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岁月”,中国的现代化在此期间确实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又是日本第二次打断了中国现代化进程,14年漫长等待,8年殊死抵抗,中国苦撑待变迎来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付出巨大的生命代价、物质代价最终赢得了完全的胜利,但战前开启的现代化进程也化为一股青烟。

如今中国又到了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改革开放近40年为中国人赢得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底气;日本的步步紧逼、寸步不让,也不断激起中国人的愤怒。然而,日本在历史上两次打断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梦想,是我们永远不应忘记的教训。今天,历史赋予崛起了的中国更多的战略选择空间,那么,如何管控中日外交风险,不让钓鱼岛成为历史上的“朝鲜”、“伪满洲国”,不让日本第三次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不仅是外交当局的责任,更值得全体中国人警醒。

(1)材料中的“同光中兴”是指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中“为了朝鲜的未来与日本大打出手”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上?之后与日本签订的条约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款是什么?

(3)日本第二次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的14年漫长等待的标志性的起止事件分别是什么?“8年殊死抵抗”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间有什么关系?

(4)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哪一成就?

(5)当前中国GDP总量已超过日本一倍多,赶超美国也是指日可待,中国梦的实现已成为全民族的期盼,在此关键时刻,中国应如何避免第三次现代化进程被日本打断?

 

查看答案

中央和地方、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材料二《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

材料三《元史》载:“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废除的地方政治制度又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武帝实行的哪一历史措施?并分析这一措施的高明之处。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元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

(4)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和措施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