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

(题文)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运动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

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两个主义”是指什么。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

材料四: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八上)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材料五:“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

——毛泽东与周世钊的谈话

全党同志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努力实现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会议在思想路线上的共同之处。

(6)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现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

 

(1)把西方先进的科技引入中国。 (2)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技术,戊戌变法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 (3)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宣传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5)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6)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解析】 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表现是:把西方先进的科技引入中国,根据材料里的:“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所谓的近代化就是把西方的先进事物引进到中国来,并且发展长大。考察的是八年级上册的洋务运动。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运动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的不同是: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技术,戊戌变法主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社会制度.一个是政治方面的。一个人是经济方面的。考察的是八年级的上册的戊戌变法的知识。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两个主义“是指民族和民权;民族主义: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新的变化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典型代表人物是李大钊;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是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是俄国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是俄国人民在俄国发展进程中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反映了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对俄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也影响了中国,对世界更具有极其重大的划时代意义。考察的是讯文化运动和社月革命的知识点。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两次会议在思想路线上的共同之处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为这两次会议都做出了正确的指导方向,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考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点和中共一大的知识点。 (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近现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考察的是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开辟了与南海诸国以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不仅吸收了海外民族的文化,而且与中原地区的多种文化形成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和经济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这一时期开通的“水上交通线”是指什么?

材料二: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一一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

材料三: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详,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有哪些。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至少说出两条)

 

查看答案

图是王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是

A.建国后农村政策的新变化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成就

 

查看答案

1972年,有人对尼克松说: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新中国奉行和平处交政策    B. 苏联干涉新中国外交

C. 中美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    D. 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困

 

查看答案

一个美国记者这样评论: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指( )

A. 日内瓦会议    B. 联合国代表大会

C. 万隆会议    D.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查看答案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