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着社会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

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着社会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

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东西经济的交流。

改正:

(2)1966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我国迈入核大国行列。

改正:

(3)19世纪70年代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

改正:

(4)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科技转化生产力速度加快。

改正:

 

(1)错误,东西改为南北; (2)错误,1966改为1964; (3)错误;19世纪70年代改为20世纪初 (4)正确 【解析】(1)依据课本所学,从605年开始,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这条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本题错误,东西改为南北。 (2)依据所学可知,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我国迈入了核大国行列,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本题错误,1966改为1964; (3)依据课本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们进入了“电气时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故本题错误,19世纪70年代改为20世纪初 (4)依据课本所学,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相比,科技转化生产力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本题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加强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

(1)商鞅变法,符合秦国新兴           阶级愿望,结果使其富国强兵。

(2)1952年底,           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20世纪70年代初,           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查看答案

政策的制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

(1)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           ”,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封建专制王朝正统思想。

(2)清朝前期对外实行           政策,它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3)1956年底,           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查看答案

古今中外,文化教育在人类文明史的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今天汉字是从           演变而来的,秦朝统一全国后把           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2)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3)日本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           改革。

 

查看答案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 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 苏联政局动荡

C. 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查看答案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爵士说道:“我察看了当今的世界,……我不得不承认,……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引起文中“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的主要原因是:

A. 苏联实力壮大的威胁

B. 冷战局面的正式形成

C. 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D. 国家干预经济的实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