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7年7月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双方就中美关系...

2017年7月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双方就中美关系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交换了意见。习近平强调,中美应该按照双方在海湖庄园达成的共识,牢牢把握中美关系发展大方向,坚持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原则,聚焦合作、掌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进展。回顾历史,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弱国被欺)

材料一: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②轻视阶段(1840——1905)……④赞赏阶段(1937——1945)……⑥敌视阶段(1949——▲)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哪一次侵华战争?同一世纪20年代,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伙同其他与会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

(并肩作战)

材料二: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正式开始正式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2)导致当时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事件是什么?美国将1937—1945年定为对中国的“赞赏阶段”,你认为理由是什么?

(激烈对抗)

材料三:

(3)请举出下图反映的事件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并写出该事件结束的标志。

(握手言和)

材料四:

(4)结合下图,请你为材料一中“⑥敌对时期(1949—▲)”填上一个结束时间,并说明理由。

(期待共赢)

材料五:近年来,由于美国施行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5)通过探究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两国应该怎样做才能既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又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国公约》 (2)珍珠港事件;中国是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牵制了大部分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太平洋战场。 (3)邱少云(或黄继光);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4)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结束中美对抗关系,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5)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两国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和平与稳定;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两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言之有理,意思相符即可,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轻视阶段(1840——190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到1901年美国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小问,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伙同其他与会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是《九国公约》,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下。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内容“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发动了突然袭击,美国对日宣战,使得美国正式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第二小问,1937—1945年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是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牵制了大部分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太平洋战场,所以美国将1937—1945年定为对中国的“赞赏阶段”。 (3)第一小问,根据图片中的关键词“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有邱少云、黄继光等。第二小问,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开始对中国实行敌对政策,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结束敌对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所以结束敌对时期是在1972年。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中美两国都是世界大国,两国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和平与稳定,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两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破碎的梦)

列强入侵的炮声摧毁了大清王朝的沉梦,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撕碎了中国美丽的山河

——《复兴之路》第一章《山河祭》

(1)请回答:清政府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约的哪一规定,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梦醒时分)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国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其中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次是败在近邻的手下……

(2)第三次灾难之后让某些中国人有所惊醒,之后他们采取什么行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圆梦之旅)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奋斗之梦)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材料中所述正确的革命道路是指什么?

(富强之梦)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复兴之路》

(5)材料中“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以此为开端,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带来了“光明前景”?

(团圆之梦)

香港回归的那一晚,天津海河儿女打出了“告慰小平,香港回家了”的横幅。

(6)“澳门回归”是在什么时候?2018年是香港回归多少周年?“香港回家啦”,为什么要“告慰小平”?

《富春山居图》山水巨作启动团圆梦,长期分离后迎来首次合璧。温家宝总理说:“我希望经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终有一天我们会实现更高的愿望,就是让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山河得以实现,让一个完整的《富春山居图》永远合璧在一起。这就是我的愿望。”

(7)《富春山居图》长期分离后迎来首次合璧寄托了两岸人民怎样的共同心愿?早日完成温总理的殷切“愿望”,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青少年能为此做些什么?

 

查看答案

古代的丝绸之路传递着中外文明的曙光与奇迹。如今,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已经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

材料一下图为丝绸之路示意图。

(1)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材料一图片中的A、E两处分别是什么地方?

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编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怎样的交流特点?

材料三:“一带一路”示意图

(3)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新疆将被打造我国核心区,新疆早在           (朝代)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四

(4)下面是李华同学的笔记,其中存在两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13世纪,英国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马可·波罗,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历时四年来到唐朝。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后,从海路回到了自己的祖国。《马可·波罗行记》一书,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

①错误:           改正:          

②错误:           改正:          

材料五: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祖诸遗城,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

(5)材料五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材料五本身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

材料六:“首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商品展览会”于2016年1月28日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参展商近120家,展出的境外商品有40多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涉及手工艺品、艺术品、水果、旅游产品等

(6)“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体现了哪一“世界发展的潮流”?结合材料六指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现实价值。

 

查看答案

如表是1951﹣1991年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下列选项对表中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国家年份

美国

西欧

日本

1951年

48.60

20.80

1.60

1970年

37.83

28.80

9.50

1991年

33.30

37.00

18.20

 

 

A. 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B. 美国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C.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D. 西欧所占比重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

2017年5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沙特阿拉伯,开始上任后首次出访。打破传统,首访选择中东,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于中东问题的重视。那么,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A. 伊拉克问题

B. 巴以冲突问题

C. 伊朗问题

D. 叙利亚问题

 

查看答案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持续时间

参加国家

死伤人数

经济损失

4年多

30多个国家

2940万人

3300多亿美元

 

 

A. 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 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劫难

C. 以同盟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D. 是燃遍欧亚非三大洲的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