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

材料一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财产并出租……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

《汉书》中描述的江南状况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中描述的江南状况

材料四(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1)面对材料一叙述的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材料二、三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举一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通过阅读上面的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2)北民南迁,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南方统治都重视农业生产等。 (3)使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出现早市、夜市;出现娱乐场所瓦舍;商业繁荣(或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沿街设立店铺;有三大传统节日等。 (4)根据实际制定恰当的政策;引进人才;引进先进技术;维持地区和平稳定。 【解析】试题分析:(1)材料一叙述的变化与土地所有制有关,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2)材料二、三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反映了南方得到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结合所学知识,原因有北方长期战乱,北民南迁,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南方统治者都重视农业生产;南方自然条件较好等。 (3)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信息“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从宋代商业发展的角度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第二小问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社会稳定、劳动力充足、技术进步、政府政策重视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劾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徽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请回答: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世祖皇帝”指的是谁?

(2)材料中的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3)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它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在(元朝)政府机构中,汉人和南人不得掌握实权。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蒙古人打死汉人,只判流放充军和赔“烧埋银”;汉人打死蒙古人则要灭族。此外还规定,汉人、南人不得习武打猎、集会,甚至夜间点灯以及养狗、养鹊都受限制。 不过事实上,早期投靠蒙古族的汉族官僚、地主,同样享有多种特权;蒙古族的下层人民也有不少破产流亡,沦为奴婢。

请回答:

(1)汉人和南人分别指什么人?在元朝属于第几等级?最高一级是什么人?

(2)以上材料说明元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其目的是什么?

(3)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还是阶级矛盾?为什么?

 

查看答案

韦尔斯《世界史纲》中提到唐初诸帝时代,诸帝主要指

A. 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    B. 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

C. 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D.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查看答案

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与贞观时期相比开元时期

A. 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B. 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C. 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 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查看答案

“开皇(581600年)之治”是我国古代盛世之一。这一盛世的统治者是

A. 刘秀

B. 杨广

C. 杨坚

D. 李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