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记载:“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收获。中美双...

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记载:“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收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材料中提及的事件

A. 实现了中美建交

B. 加快了中日建交步伐

C. 解决了台湾问题

D. 导致中苏关系的恶化

 

B 【解析】依据题干“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收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和“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的信息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国两国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一事件促进了中日关系的缓和,1972年,中日建交,B项符合题意;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题干的事件是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A项不符合题意;台湾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实现统一,没有解决,C项说法错误;中苏关系恶化是在20世纪50年代,题干时间是1972年,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电视机以前体积大、质最重,大多数都放在电视机柜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机迅速实现瘦身,很多普通家庭都把它挂在墙上,电视机没了以往的“厚重”,以往的“厚重”机型几乎无人问津。这可以反映出

A. 新时期国人逐渐倾向于高消费

B. “厚重”机型已无观看意义

C. 中国电视制造已走在世界前列

D. “时尚”成为国人的一种追求

 

查看答案

1955年,毛泽东指出:“农民的出路主要还在农村,他们可组织起来,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讨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毛泽东此番话意在鼓励农民

A.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 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

C. 成立农村人民公社

D.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转折点”可能出现在

A.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B. 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年

C. 中共进行三大战役时期

D. 渡江战役顺利进行时期

 

查看答案

据周锡根《论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统战和宗教政策》一文:云南迪庆藏区的贫农张文耀和红军长征留下的伤病员,领导群众进行暴动,联合维西、丽江、永胜、鹤庆、剑川等八县的彝、藏、白、纳西、汉族人民4000余人,在“杀官安民”“打富济贫”的口号下,占领金沙江东岸桥头和格鲁湾一带,沉重地打击了当地的统治者。史实说明红军长征

A. 保留了红军的骨干

B. 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C. 为抗战新局面到来创造了条件

D. 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查看答案

有人写道:“从1928年成立到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受到内部纷争和外来入侵的闲扰,几乎没有一天享受到安宁。”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种矛盾交织

B.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D. 中国没有完成统一,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