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请你写出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路上出现的严重失误两例。

(3)写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一位。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5)写出1980年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三例?

(6)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启示?

 

(1)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5)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三例即可 (6)经济发展要符合国情,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1966年到1976年出现了文化大革命的失误。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石油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等。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6)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通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历史阶段我们认识到经济发展一定要符合国情,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划“√”,否则划“×”。

材料一: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思想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

材料二: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18户贫农、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新的经济体制在1979年12月后的两年间生效了,“生产责任”被分散到农户家里

(1)材料一涉及的事件是土地改革

(2)材料一涉及的事件消灭了农民阶级

(3)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材料三的“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以上材料涉及的事件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在中共十九大上,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 毛泽东思想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在我国古代时期就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这一历史重担,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是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查看答案

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  )

A. 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 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D. 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查看答案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