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955年4月18日,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955年4月18日,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50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万隆精神”不但没有失去其意义,在全球化的时代,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时代,却更昭显其超越时代的光辉。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的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2)在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材料三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3)据材料分析亚非会议上与会各国“求同”的基础是什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求同存异 (3)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都试图解除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痛苦和灾难。 【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根据材料二“1955年4月18日,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根据材料三“……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可知,亚非会议上与会各国“求同”的基础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都试图解除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痛苦和灾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70年代初,某报纸登出一幅名为《High lob(吊高球)》的漫画。下面对这幅漫画解析正确的是(  )

A. 中美对抗,苏联中立    B. 中苏合作,对抗美国

C. 中美缓和,苏联孤立    D. 美苏冷战,中国孤立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开天辟地    B. 当家作主    C. 胜利曙光    D. 重返联合国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是1972年2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封面标题是:尼克松的“长征”。封面上一个大大的“友”字,将封面分割为四个区域,主题凸显得相当明确。该图反映了(  )

A.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 中国开始迈入国际舞台

C.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查看答案

“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鼓励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相互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文中的“它”指“求同存异”的方针

B. 表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 文中的“它”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它”在万隆会议时提出,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查看答案

2008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A. 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    C. 平等互利    D. 求同存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