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

“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 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材料描述的这次会议是(  )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开罗会议    D. 德黑兰会议

 

B 【解析】依据题干“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的信息,结合课本所学,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唆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房展,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通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B项符合题意;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召开的会议,但周恩来没有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A项不符合题意;开罗会议是1943年召开的会议,中国的参会者是蒋介石,C项不符合题意;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中国没有代表参加,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  )

A. 人民的意志    B. 党的意志

C. 工人的意志    D. 农民的意志

 

查看答案

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地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是指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西藏和平解放

 

查看答案

20世纪40年代中期,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

A.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双十协定》的签订    D. 《国共合作宣言》的签署

 

查看答案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一一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后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一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B. 八七会议    C. 秋收起义    D. 遵义会议

 

查看答案

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 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 南京    B. 武汉    C. 广州    D. 东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