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题文)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的关注。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 张骞通西域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游

D. 郑和下西洋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外交往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创了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丝绸之路”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A. 巩固大一统王朝

B. 推行新儒学教育

C. 排斥法、道诸学说

D. 加强对官吏控制

 

查看答案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热播的《论语心得》,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关注。《论语》中所记载的言论出自我国古代思想家

A. 孔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这种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查看答案

科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评论:“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________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相继出现了……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上)

材料三

请回答

(1)请你将材料一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该项发明何时经什么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治政府重视教育的举措及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3)材料三中,图一的这项发明促进了哪一种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图二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4)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问题。面对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中国应该如何积极应对?(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风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分析》

    材料二  “若元……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为加强中央集权,秦朝时设置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西汉汉武帝时期在这一方面有什么创新之举?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朝疆域的特点。为此,元朝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次会议通过了这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变革与创新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