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世界走进中国时,曾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独立于世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世界走进中国时,曾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做出了激烈抵抗,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从中国人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

——顾俊教授在上海大学的演讲《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进世界》

材料二:改革初期,中国领导人把前20年(1957-1977年)经济发展的失敗归咎于当时思想激进的“左”倾经济战略和政策,因此改革最初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兮调节为辅”,以完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看计划的商品经济”“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还首次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和系统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重点转向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有了重大的突破。这也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供了一个中间过渡模式,到90年代初,已经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这就为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不仅脱离计划经济体制,而且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宏大的预先设计,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

——摘编自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的标志性事件?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1978年以来改革的目标是如何变化的?

(3)据以上材料,谈一谈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2)改革初期的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3)让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或开放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可知中国开始“主动向世界开放”的标志是改革开放。结合课本所学,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材料二信息,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以及“以农村改革为重点转向以城市改革为重点”等,可知改革初期的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依据材料一“改革开放,从中国人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得出:改革开放让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所示史实共同反映了我党在哪一领域取得的成就?

(2)上述成就的取得对我国的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55年“公私合营黟县电机厂股据”。作为实物史料,它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A. 土地改革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国有企业改革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将美苏两国看做第一世界,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看做第三世界。二战后国际社会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发展。以下与第三世界兴起无关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经历了法西斯的浩劫和战火的洗礼.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弘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作为人类维持世界和平的新尝试一一联合国诞生.材料论述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A. 爆发的原因

B. 具有的特征

C. 造成的后果

D. 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习总书记在参观中势“一大”会址时,观看了一件重要展品,它的开篇之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曾经家喻户晓,其知名度不低于莎翁名句。“它”是

A. 《哈姆雷特》

B. 《神曲》

C. 《共产党宣言》

D. 《人民宪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