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纵观中外历史,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中外历史,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19世纪),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全球通史》

材料三: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

——列宁

材料四:春风拂面,麦浪滚滚。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总书记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摘编自新华视点《习近平考察小岗村,重温中国改革历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的哪一措施对于秦国确立“新制度”起了关键作用?

(2)材料二中日本以“中国知识”和“西方技艺”为口号分别进行了哪两次改革?

(3)材料三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这一“处方”有何特点?

(4)材料四中的“大包干”是指什么改革尝试?这一政策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创新的认识。

 

(1)承认土地私有 (2)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3)新经济政策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起来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公有制 (5)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 【解析】(1)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商鞅变法的法令中,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的规定,就等于国家承认私田主人对私田的所有权,并十分有利于他们不断去兼并更多的田地,从而新兴的地主阶级逐渐确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所以,商鞅变法中的承认土地私有,对于秦国确立“新制度”起了关键作用。 (2)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模仿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依据题干所给信息“现在(19世纪),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政府学习西方,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史称“明治维新”。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3)依据材料三所给信息“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苏俄经历了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但是也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如材料一所说“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为解决苏俄面临的严峻经济形势和政治危机,1921年,列宁开出的“处方”是实行新经济政策,使苏俄“能够拄着拐杖走动”。 这一“处方”的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第一问,依据材料四所给信息“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使得农业获得大丰收。在中央的支持下,这种“包产到户”的责任制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空前地调动了农民地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地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依据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定经济政策应该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应该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要协调发展;要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经济政策要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深化改革,鼓励创新;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党的正确领导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示意图》

(1)材料一中,你能找出哪些结束分裂、完成全国统一的朝代?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3分)

材料二:台湾大事记

 

(2)材料二空白处应填写:①____;②____;③____。

材料三:美国内战是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矛盾与冲突的结果,也是一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战争。如果主权完整得不到维护,领土得不到统一,资本主义制度就难以一统美国天下,工业化就会推迟。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3)材料三中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国家统一与分裂的认识。

 

查看答案

出生扬州高邮,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文学家是谁?

A. 鲁迅    B. 朱自清    C. 汪曾祺    D. 吴征镒

 

查看答案

下列哪一学派在经学、小学、校勘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其注重经世致用,为晚清经世派之先驱?

A. 扬州学派    B. 永嘉学派    C. 扬州八怪    D. 东林学派

 

查看答案

扬州廿四景之一的“西园曲水”中有一石坊,名曰“翔凫”,临岸贴水,状似待客游湖,其舱门题联云:“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这句诗是诵颂         美景的千古名句。

A. 瘦西湖    B. 何园    C. 个园    D. 小盘谷

 

查看答案

文成公主远涉千山入藏婚配松赞干布书写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一段佳话,下列古代奇女子中如文成公主般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远嫁边地的扬州姑娘是( )

A. 金城公主    B. 细君公主    C. 王昭君    D. 蔡文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