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愿望的是( ) ...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愿望的是(  )

①郑和下西洋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D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属于中国古代的对外友好往来,和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无关,可排除①,所以正确答案是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学者王仲麟说:“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直到此时才得以正式实现,这的确是政治上一大改革”。“政治上一大改革”指的是(    )

A. 西周实行分封制    B.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查看答案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古代著名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长城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东《1902~1911年海关贸易十年报告》中记载,“近年来由于官吏的鼓励,棉花种植有了很大的发展,很有希望成为本省的主要输出品……(胶澳)棉花除供给本埠六大纱厂而外,近年尚有三百余万两之出口”。

——摘编自《1895~1936年华北农民与市场研究》

    材料二  中国众多的农村集市是广大农村市场经济的基本据点。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北农村集市形式丰富多样。1953年,随着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农村自由市场一蹶不振。1956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自由市场,河北省是第一批开放自由市场的省份。石家庄恢复了赵陵铺、振头等6个大集,西三庄、留营等7个小集,大郭、大谈等8个露水集。1958年后,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石家庄的这些农村集市被强制性地关闭了,结果造成了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社会秩序混乱。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该时期河北农村集市发展的突出特点,并指出影响其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

探究问题。

    材料  在平、津、沪、宁相继失守,华北、华东大片国土沦陷,正面战场大溃退的形势下,国民党军队何以能“以区区十八万疲惫之师”战胜来自向北两个战场的精锐日军而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辉煌胜利呢?我国史学界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国民党官兵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是胜利的根本原因。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态度由妥协逐渐到强硬,对国民党广大官兵的积极抗战起到了指导作用。第五战区在战役总结中所述:“最高指挥官之镇定,于前方士气影响极大。徐州于二月上旬敌于兖州南下,蛙埠北进时,岌岌可危,战区之司令部本应早已离徐后撤,然以长官镇静处之,不仅得支持三个月之久,且获台儿庄之胜利。”蒋介石也于1938年4月7日通电全国:“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胜利……”

    一种观点认为正确的军事指挥是胜利的重要原因。经过华北、华东两战场失败的血与火的考验,国民党逐步认识到必须改变被动的消极防御的战略而实行主动的积极防御的战略。国民党陆军上将陈诚说:“台儿庄之战胜,在战略上观察,乃各战场我军努力之总和,不可视为一战区之胜利,简言之,即我游击战、运动战在战略上之功效也。”台儿庄战役后,国民党所指出的“我军现在能得到这种有利的形势,因素甚多”。而指挥更加统一,纪律更加提高,是其“最重要”的一点。

    还有的观点认为,日军战略战术的错误是胜利的外部条件。日本占领东四省后,以为中国不值一打,而定出所谓“速决”的计划,特别是在南北两战场将我百余万抗战主力扫荡之后,骄狂无比。日本“逐渐增兵”是由于对中国估计不足,他们没有想到中国会形成如此全民抗战和实行如此英勇抗击。所以最初派往台儿庄的仅有一个步兵大队和一个野炮大队,但是弹丸之地的台儿庄没有像济南那样垂手而得,只得继续增兵。这样就使中国军队把握、认识了敌人,并处于优势兵力的地位。日本北段打台儿庄时“不仅”南段不动,而且北段的华北方面军乜没有有力地配合,甚至在山东的矶谷、板垣两师团也没有协同作战,使矶谷师团孤军深入台儿庄而被围歼。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台儿庄战役中的中国军队最高指挥官是谁?

(2)从材料表述的关于台儿庄战役取得辉煌胜利原因的观点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要求:先写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所示史实出现的国际背景分别是什么?

(2)上述史实的最终结果对两国产生了怎样的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