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为了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设计出各种政治制度。 阅读下列...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为了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设计出各种政治制度。

阅读下列史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宰相,位高权重,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冲突,导致两汉皇帝不断调整、削弱宰相职权,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从三公逐渐转至三省。                         

——王成等《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1708-1718年,由康熙帝主持、来华传教士与清朝宫员协作,采用西方三角测量法对清朝全境进行了大规模的经纬度测量,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完整的国家疆域政区地图《皇與全览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从秦汉到隋唐中央官制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变更制度”的政治原因,并指出主要的政治措施?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局面,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疆域东北至哪里?列举一例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4) 综合上述材料,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层面分析制度沿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1)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度 (2)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出现王国问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地区,设置驻藏大臣(或册封达赖、班禅;设立伊犁将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台湾府;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等)(任答一点给分), (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内容“秦汉时期的宰相,位高权重,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冲突,两汉皇帝不断调整、削弱宰相职权,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从三公逐渐转至三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到隋唐中央官制从三公九卿制转变为三省六部制度。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度,到汉武帝时期由于出现了王权问题;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了“推恩令”,解决了王权问题;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局面,在思想上采取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疆域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地区;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包括: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册封达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设立伊犁将军,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了对新疆的管理;设立台湾府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巩固了边界;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等等。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制度不断改革创新,有利于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这一事件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开启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长沙有“屈贾故里”之称。屈原和贾谊的作品反映出忧国忧民、奋进探索的精神,开启了湖湘文化的源头。(      )

 

查看答案

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暴行。 (      )

 

查看答案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       )

 

查看答案

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都是隋唐时期的雕塑艺术,它们都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优点。    (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