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交...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交之耻】

材料一 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外交之兴】

材料二 如图。

【外交之盛】

材料三 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1)材料一中,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得到了类似战败国的待遇?这种“待遇”直接引发了近代中国哪一事件?

(2)材料二中,结合图1相关知识,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图3体现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的首次成功实践?

(3)材料三中,习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

(4)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如何应对?(写出一条即可)

 

(1)弱国无外交,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不强大,政府腐败无能。五四运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国两制”。 (3)世界贸易组织(WTO)。 (4)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巴黎和会有关知识的识记。1919年1月,一战中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其目的是为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但被英、法、美所操纵,主要是对战败国的惩罚和对其海外殖民地的重新瓜分,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新秩序。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等的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拒绝,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由日本继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2)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在访问缅甸时,再次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3)此题考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成立,该组织成立后,各成员国间的关税普遍下降,从而大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此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各种的类型人才,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江苏扬州卷)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多方面呈现,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丧权辱国的旧外交到独立自主的新外交的转变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1840年中英卧鸦片战争为起点,清王朝遇到了来自于西方列强和西方化的日本几个回合的强烈冲击,并被强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仅失去了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清王朝也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

——摘编自徐昕《晚清中国外交﹣历史冲突中的失落与更新。

材料二

 

材料三 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30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1949﹣1979)》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与完整?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王朝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

(2)据所学知识,1953年在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我国政府提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据材料二图1,在这次会议上为协调各方矛盾,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

(3)据所学知识,图2所报道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979年,什么样的外交成果使中美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4)据材料三,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前提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贡献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材料二台湾与大陆血肉相连,同根同源,是不可分割的……1984年2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有力推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改编自岳麓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读材料一,请指出图一是什么文字?图二是哪位皇帝采取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哪些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提到了我国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这一基本国策在哪两个地区已经成功践行?材料二中“九二共识”的含义是什么?

(3)联系现实,请你谈谈在台湾统一问题上存在哪些有利与不利因素?

 

查看答案

___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___________年中国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查看答案

2001年是中国外交成就突出的一年:中国上海承办了___________(组织全称)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加入___________(组织全称),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

 

查看答案

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