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所谓大国,是指世界强国,即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起,对世界整体发展和格局变化...

所谓大国,是指世界强国,即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起,对世界整体发展和格局变化有着重大影响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二美国成为强国的历程始于18世纪末,结束于20世纪初。美国……东西两侧濒临大洋,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独立革命期间,它利用英法矛盾,获得外援并赢得独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扩大生产和黄金储备;战后又在军事高科技领域不断创新,抓住信息革命的机遇成为新经济的领头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早实行而且最有连续性的成文宪法,宪政体制稳定。……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不断补充的人才,各种文化的碰撞,融合和发酵,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李剑鸣《美国历史》

材料三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25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西欧的繁荣来源于竞争性的、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的和私营企业制度的经济。但是几乎在所有的国家,这一时期的繁荣也都不同程度上伴随着广泛的经济计划、系统的政府干预,以及用以克服竞争性资本主义和商业周期的不稳定的社会服务体系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在各国走向繁荣昌盛的途程中有一些共同的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对这些共同因素的偏离,不论这种偏离朝向哪个方向,总会招致逆转和挫折。通观500年来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发展历程,这些共同的要素大致包括以下这些:

(1)确立了自由市场经济制度;

(2)建立了法治;

(3)实行宪政民主;

(4)保证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

(5)“橄榄形社会结构”的逐步形成(中等阶层的兴起使传统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形社会”转化为现代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社会”。“哑铃形社会”通常是不稳定的、充满了动乱,而“橄榄形社会”则趋于稳定

——吴敬琏《从<大国崛起>看各国富强之道》

(1)材料一中,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经济中居于什么地位?根据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5年间”西欧经济增长的原因。

(4)综合材料,当前我国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可以从各国崛起的历史中得到哪些启示?

 

(1)中心(支配)地位。英国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2)优越的自然条件;获得民族独立,维护了国家统一;抓住了历史机遇(科技革命和战争机遇);有良好的政治保障;广泛吸收多元的外来文化。 (3)美国制定了帮助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二战”后西方国家开始调整经济、干预经济;1951年以煤钢共同体为标志,欧洲开始走上联合发展(一体化)的道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4)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力度,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强化政治保障,深化经济改革,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经济中居于中心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英国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率先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优越的自然条件;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获得民族独立,维护了国家统一;抓住了历史机遇(第二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和二次世界大战的机遇);有良好的政治保障;广泛吸收多元的外来文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5年间”西欧经济增长的原因在于,美国制定了帮助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二战”后西方国家开始调整经济、干预经济;1951年以煤钢共同体为标志,欧洲开始走上联合发展(一体化)的道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各国崛起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力度,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强化政治保障,深化经济改革,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在我国对外交往的历史中,既有辉煌的过去,也饱受过近代的屈辱,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材料三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四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均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

材料五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特别是改革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1)根据材料一的四幅图片,概括从古代到现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说出“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材料四指的是哪一事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5)图5、图6所代表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6)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中国外交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查看答案

谋求世界政治、经济的和谐有序的发展是人类的共同愿望。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___________会议上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1995年1月1日,___________(全称)成立,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查看答案

________》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由此,张謇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查看答案

北宋司马光的《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巨著《___________》,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前提下的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开创了美国“新经济”时代。(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