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割占了中国东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C. 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D. 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解析】依据“设机造货,夺我生产”反映了列强在中国开始工厂,利用机器生产货物。结合课本所学,《马关条约》的签订,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列强开始在华投资办厂,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新方式的改变,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不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瑷珲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B项不合题意;《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右图是某地的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其中1958年的亩产量远高于其他年份。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C. 杂交水稻技术的使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瓦砾和血泊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时代。” 这位学者述说的历史事件应为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C. 刘邓挺进大别山    D.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查看答案

2016年10月22日,中国在法国冈城举办了《共同见证:1937年南京大屠杀》主题展,共展出270余幅历史照片、50余件物品、信件、证词以及视频资料,揭露了侵华日军残酷屠杀中国军民的暴行。其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 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

B. 当年受害者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C.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照片

D. 国际友人当时的记录与评论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第二次是使民主共和观点深入人心,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提倡实业救国

C. 特竞天择,适者生存

D. 提倡民主、科学

 

查看答案

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李宗仁对部下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这里的“救国机会”是指

A. 西安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