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巩固呢,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社到普遍办高级社,就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巩因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以上两段材料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什么教训?

(2)材料二反映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内容。

(3)材料三中邓小平看待农村政策的依据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其原因。

 

(1)脱离我国国情,忽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水平、商速度, (2)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劳动,完成规定劳动任务后、剩余劳动归个人所有。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能巩团集体经济、并使集体化水平向高水平方向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由于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有急于求成,忽视了观的经济规律。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就是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因此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教训是:脱离我国国情,忽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水平、高速度。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到1979年……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安徽凤阳县等地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尝试,实行包产到户。之后,包产到户逐步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此材料二反映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是: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问根据材料二“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劳动,完成规定劳动任务后、剩余劳动归个人所有。 (3)第一问根据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可知,邓小平看待农村政策的依据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问根据材料三“……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可知,生产力的发展,能巩固集体经济、并使集体化水平向高水平方向发展。所以材料三中邓小平看待农村政策的依据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一向以汉唐为骄傲,宋朝则争议颇多。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在不堪言状的分裂与堕落之后,中国又重新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来。这一个中央,却以他特殊的姿态出现于历史。与秦、汉、隋、唐的统一相随并来的,是中国之富强,而这一个统一却始破摆脱不掉贫弱的命运。”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中第一次用“积弱积贫”这一词来评价宋朝。

国内外也有许多史学家给宋代以极高的评价,甚至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期’实史专家邓广铭教授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美国学者罗兹黑菲在《亚洲史》中这样评价宋朝:“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看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对宋朝的评价”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或观点),,并就所拟论题(或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需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人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材料所述内容反映出

A.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金融领域

B. 世界格局变化影响国际经济秩序

C. 发达国家退居世界经济次要地位

D. 发展中国家能决定世界经济格局

 

查看答案

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 天赋人权

B. 民主共和

C. 君主立宪

D. 权力制衡

 

查看答案

在雅典民主政体确立后一段时间,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 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B. 公民尚不具备政治权利

C.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D. 贵族完全垄断国家政权什人城区近。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纪念活动中,某地准备了一些“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以供展览。其中,最能证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是

A. 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 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