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中写道:“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这里的“群雄竞起”是指
A.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B. 国际恐怖主义横行
C. 政治多级化趋势加强
D. 美国的领导作用不复存在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一时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业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这种现象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
A. 促进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
B. 使大量的工人失业
C. 使科学技术各领域相互渗透
D.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在《大国崛起》中,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曾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他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大国。”在当前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军事实力
B. 经济实力
C. 政治地位
D. 霸权主义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这段材料认为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
A. 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B. 改善人民生活,缓和阶级矛盾
C. 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以消除经济危机
D.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实现工业复兴
毛泽东曾说:“这些阴谋家……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下列历史事件,符合材料描述的是 ( )
A. 萨拉热窝事件 B. 慕尼黑会议 C. 巴黎和会 D. 雅尔塔会议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细致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材料中的“苏联人的一个创造”是指
A. 制定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俄国经济
B. 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采取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