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 A. 指南针...

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印刷术    D. 火药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题干中提到“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发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对于其他的三项发明,造纸术在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文明的发展有着更直接的推动作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的“神农”是 (  )

A. 炎帝    B. 黄帝    C.     D.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6 年 2 月,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 8000 字的电报。凯南认为,苏联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对手,而不是伙伴。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二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北约的成员国由原来的 12 个增加到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苏联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

                                         ——刘金质《冷战史》

(1) 概括材料一中乔治·凯南对美苏关系的认识,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据材料二概括“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3 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先后主持颁布了《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等一系列经济法规。他提出:“为今之计,唯有确定中央银行,以为会融基础,又立地方银行,以为之辅,历特银行条例,保持民业银行、找庄果导之信用,政定市的强改所以迟”的感叹,所以他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倍感人才的匱乏,发出“临事需人而悔储才要其根本之根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令。本在教育”“今日最亟之教育,即救亡图强之教育也”

                 ——雷巧玲、任培秦、韦林珍《中国经济现代化史论》

材料二

1952- -1956 年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表

材料三

     1998- -2002 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比较表

年份

私营企业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数值(亿元)

比重(%)

数值(亿元)

比重(%)

数值(亿元)

比重(%)

1998

2083

3.90

33621

62.90

17750

33.21

2000

5520

7.94

40554

58.32

23465

33.74

2002

12951

14.30

45179

49.87

32459

35.83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 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有关经济方面的主张。

(2) 据材料二概括建国后我国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的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的社会性质影响。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 1998- -2002 年三种类型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变化趋势及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与封建盛世是紧密联系的,经济发展为盛世局面打下基础,盛世期间统治者的治国措施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盛世期间,统治者能够汲取前车之鉴,励精图治,兴利除弊,注意与民休养生息,使社会总体上保持了较长久的稳定,经济逐步有了恢复和发展,国力蒸蒸日上,百姓越来越殷实富足。西汉文景之际,据载“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武帝时,大兴水利,农业更趋发展;盐铁官营,财政愈益加强。唐代贞观年间,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玄宗开元全盛之时,诗称“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历史上汉、唐并举,无疑都证明汉、唐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清代乾隆时,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均兴旺发达,财政收入之丰,达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最高水平,经济规模和总量居当时世界之最。直至 1800 年(清嘉庆五年,乾隆于此前一年去世),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为世界其他地区望尘莫及。国家的安定富足,又为军力国势的强盛提供了基础。由此出现了文治武功、相得益彰的局面。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古代经济发展与封建盛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1964 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 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法国作出此举的出发点是

A. 法国与苏联结成同盟关系    B. 东西两大阵营的矛盾消失

C. 维护法国的国家民族利益    D. 迎接世界多极化趋势到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