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2)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交通的改善,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世界各国互联互通,人类...

(12)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交通的改善,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世界各国互联互通,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互通有无、密不可分的整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西汉时期,从中国向西眼神的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

材料二:15、16世纪,欧洲主导的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材料三:20世纪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高新科技的发展进步,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材料四:当今时代,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扮演着重要角色。

美国苹果公司出品的IPhone手机部分零部件生产情况简表

 

厂商/合作者

产品/服务

成本(美元)

苹果Apple(美国)

设计

——

东芝ToshibA(日本)

内存、触摸屏

$40.00

三星SAmsung(韩国)

应用处理器

$14.40

英飞凌Infineon(德国)

相机组件,GPS接收器

$11.80

富士康FoxConn(中国)

组装

≤$6.50

 

 

——《中国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11期

请回答: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沟通了哪两个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当时,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商人主要通过什么运输工具运载货物?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得以开通,你认为哪一历史人物的功劳最大?说说你的理由。

(2)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组织新航路开辟的国家是哪两个?从图示①②③④四条航线中,选出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

(3)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什么成果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4)请根据材料四美国苹果公司生产IPhone手机的成功案例,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中国产品走向世界提两条建议。

 

(1)欧亚;骆驼;张骞;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2)葡萄牙、西班牙;②;促进了大西洋沿岸地区工商业的繁荣。 (3)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4)开辟国外新的生产渠道和销售渠道,加强国际合作。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汉朝时期,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西亚,再到欧洲,丝绸之路成为了沟通亚欧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当时,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商人主要通过骆驼运载货物,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得以开通,张骞的功劳最大,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2)根据所学可知,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要求拓展海外市场。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兴起阻断了东西方传统的商路,欧洲人开始探索新航路,最早新航路探索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美洲西印度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线,对应标号②;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促进了大西洋沿岸地区工商业的繁荣。 (3)根据所学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4)根据材料四美国苹果公司生产IPhone手机的成功经验,和前面材料经济全球化,第三次科技创新,得出:中国产品要走向世界必须开辟国外新的生产渠道和销售渠道,加强国际合作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发展工业一直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强国梦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运动前期,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861年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主要生产子弹、火药和炸弹,经费由军费中拨给。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仿制毛瑟枪,经费由清政府调拨,生产不计成本,用管军队的方法约束工人,制造的炮弹铜箔不合格、战时需用锉刀加工。福州船政局初期聘用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执技居奇,唯利是图。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建国初期,面对我国十分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在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1978年﹣201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

请回答:

(1)请列举出洋务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一,概括出阻碍“近代军事工业”发展壮大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我国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哪一区域?在此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201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呈现什么发展趋势?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

 

查看答案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动力,也是时代进步的标识。在人类历史上,创新不只是科技领域的创新,还包括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破旧立新,还包括政治经济新体制的创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城市,工商业发达,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具有新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满足于当时天主教会控制下的陈腐、呆板的生活、……于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

——人教版《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不如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三:他们发动一场以白话文代替古文的新文学运动。这场知识风暴给儒家,包括传统伦理、风俗、人际关系和社会习俗,以粉碎性的一击。……这场思想革命被称为新文化运动。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罗斯福新政是一场资本主义的体制改良运动,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人教版《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思想文化运动”?请列举出两位代表人物。这次运动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2)材料二中英国创设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是通过哪一文献确立的?英国国王的权力有何变化?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批判的对象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是运用什么手段“解救危机”的?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查看答案

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被视为典范,因此有辉煌属于希腊一说。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十将军         B.评审员          C.公民大会         D.执政官

 

查看答案

伯利克里宣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由全体公民掌握.”这里的“全体公民”是指

A. 全体居民

B. 全体成年居民

C. 全体男性居民

D.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查看答案

找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刊物中史海拾贝栏目出现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两个关键词,据此我们可以断定该栏目介绍的是(   )

A. 古矣及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巴比伦文明    D. 古希腊文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