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民族交融推动国家和谐发展,促进文明的进步与经济的繁荣;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国家...

民族交融推动国家和谐发展,促进文明的进步与经济的繁荣;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国家强大的基石,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1)试列举一例唐和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元朝时期我国形成了哪个新民族?为实现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朝确立了哪一行政制度?

(3)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设置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什么?

(4)宣政院辖地是今天的西藏地区,那么宣政院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5)近来达赖企图策动藏独,台湾蔡英文也有台独言论,作为一个爱国学生,那么你要对台独和藏独势力说些什么?

 

(1)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2)回族行省制度 (3)澎湖巡检司 (4)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或西藏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5)藏独、台独言论违背历史、不得民心;分裂闹独立的行为不能得逞;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唐中宗时期将金城公主嫁给了吐蕃的尺带珠丹,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了。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我国形成的新的少数民族是回族;为实现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朝确立了行省制度。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置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澎湖巡检司。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宣政院是元朝时期设置的管辖西藏的机构,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西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5)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从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藏独、台独言论违背历史、不得民心;分裂闹独立的行为不能得逞;我们要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促进唐朝经济繁荣的两种生产工具。

(2)根据材料二写出两宋时期先后使用的纸币名称。纸币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查看答案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合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

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度

——柳宗元

材料二“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材料三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唐朝哪位君主的称呼?

(2)指出材料二中高度赞扬的是哪位历史人物?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位“僧人”是谁?

(4)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这个时期唐朝实行什么对外政策?

(5)学习了两位僧人的故事后,他们身上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

 

查看答案

观察《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请把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方框中

A洛阳B涿郡

(2)请根据《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指出运河的走向。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后判断:

 

统治者

治国措施

结果

 

唐太宗

虚心纳谏,广纳贤才;完善三省六部制;修订法律、减省刑罚;发展科举制;严格考查官吏;重视减轻人民的负担,发展经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统治。

“贞观之治”盛世局面出现。

武则天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发展科举制度,重视选拔人才;减轻人民的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唐玄宗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重视文教,编修经典。

“开元盛世”局面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三位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经济。

(2)唐太宗和武则天都发展了科举制度。

(3)唐太宗重用房玄龄、杜如晦,封他们为相。

(4)三位统治者在位期间,都出现了盛世局面。

(5)三位统治者在位期间,社会都得到了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