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级学生对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级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吧!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1958年8月初,……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五: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1)材料一反映的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的社会变革,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的怎样的调整?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这两大运动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据材料五,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具体措施是什么?

(5)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政府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 (2)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一图一、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材料一反映的土地改革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根据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运动在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各地的粮食亩产量竞相“放卫星”,许多省宣布自己亩产“千斤省”,有的地方竟然虚报亩产“万斤”,甚至“十万斤”,有的报上还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因此,材料三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根据材料四“……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因此材料四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那时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4)根据材料五“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980年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5)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政府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述着一段历史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场面?在这一天毛泽东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3)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4)上面四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主题?

 

查看答案

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____,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A. 继续前进

B. 牢记使命

C. 方得始终

D. 砥砺前行

 

查看答案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提出是在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中共十二大上

C. 中共十三大上

D. 中共十四大上

 

查看答案

毛泽东开创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的建设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 坚持走群众路线

C. 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

D. 借鉴苏联的经验

 

查看答案

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排列正确的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经济特区 

④内地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