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先进还是落后?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具体变化?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落后。 (2)两宋时期。 (3)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仰仗南方;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也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使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很快。 (4)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应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等。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简答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读材料的能力。此题分设4个问来进行考查。 (1)此题通过材料考查西汉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材料大意西汉的时候,今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地广人稀。江淮以南地区,没有受冻挨饿之人,也没有很富裕的人家,反映了江南地区生产落后,生活贫困。根据要求即可回答:生产落后。 (2)此题通过材料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谚语“苏湖熟,天下足”。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谚语反映了南宋时期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成为重要粮仓,反映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根据要求即可回答:两宋时期(或宋朝) (3)此题通过材料考查西汉、唐朝、北宋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西汉、唐朝、北宋南方经济发展变化。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即可回答: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仰仗南方,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南方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原因: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战乱较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也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使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很快;④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 (4)此题通过材料考查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得到的启示。题文信息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先进的技术,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根据要求即可回答: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应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______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查看答案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______”。

 

查看答案

在财政方面宋太祖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在地方设置______,把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查看答案

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宋真宗来到澶洲城亲征攻打辽军,最终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那么这次宋辽盟约称“______”。

 

查看答案

宋高宗和权臣__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以______罪名杀害了岳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