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多民族...

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强大蒙古帝国,忽必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1)根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试用唐朝的史实说明材料一提及的汉藏人民早就是“一家人”了。说明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图二反映了宋元时期怎样的时代特征?宋元时期,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但“和”始终是主流,请写出宋时汉族与少数民族一“战”一“和”的典型事例各一例

(3)材料二中“一代天骄”是指谁?该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称为什么?该王朝设立了什么机构加强对西藏的统治使西藏成为中国正式的行政区?

 

(1)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开明的民族政策。 (2)民族政权并立“澶渊之盟”或宋夏议和、宋金议和。杨家将抗辽或岳飞抗金。 (3)成吉思汗回族宣政院 【解析】(1)根据材料一图一“汉藏一家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吐蕃是藏族的祖先,七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因此说明“汉藏一家亲”的唐朝史实是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说明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中原宋王朝势力不强大,少数民族政权发展较快,使西夏、金、南宋之间势力均衡,出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在这期间,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但和为主流。其中民族之间“和”的典型事例有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宋金议和(任选一例即可);其中民族之间“战”的典型事例有北宋时期的杨家将抗辽、南宋时期的岳飞抗金(任选一例即可)。 (3)第一问根据材料二“‘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强大蒙古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木真是一个蒙古部落的首领,12世纪时,他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征战,打败周围各部,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因此“一代天骄”是成吉思汗;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汗、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写出材料中生产工具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耕获图》中出现的是何种水利灌溉工具?

(3)《耕获图》中既有插秧又有收获,这反映了宋代江南地区水稻的种植出现了什么现象?从越南引进了什么新的作物品种?

(4)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使得粮食产量大大地提高了,南宋时期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赵嘏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什么制度?它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唐朝哪三位皇帝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完善?

(3)这一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4)请你就如何促进今天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统一全国后,天下安定,老百姓各安其业。那时,水旱灾害也比较少。皇帝下令在洛阳等地修建大型粮仓广储粮食。开皇末年,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

——摘编自《隋书》译文

材料二: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译文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这则材料反映出该皇帝在哪个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取得很好效果?

(2)“贞观”是谁在位时的年号?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他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的措施。

(3)概括材料三中往昔有哪些令杜甫难以忘怀之处。

(4)据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涉及的三位皇帝治国安邦的共同点。

 

查看答案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早在宋代己经进入现代化国家

B. 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

C.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 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查看答案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中国的

A. 北宋时期

B. 南宋时期

C. 元朝时期

D. 明朝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