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图一概括“大跃进”的特点。依据图二,谈谈“大跃进”给1957—1960年的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2)依据材料二回答,“伟大的战略转变”是指什么?这一转变得益于哪次会议?
材料三: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指什么理论的形成?试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不断增加军费支出;80年代主张摆脱美国控制的《日本可以说不》广为流传;90年代向海外派兵,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的上述行为说明
A. 日本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B. 日本拒绝承担第二次世界大战罪责
C. 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D. 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20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他的演讲中说道“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说明美国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苏联与美国的对抗 B. 西欧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罗斯福。导致美日“处于战争状态”的战役是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诺曼底登陆
美国实行“新政”期间,通过一项法令,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这项法令是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废除农奴制法令 D. 《国家工业复兴法》
下面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新秩序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是
A. 《九国公约》 B. 《北大西洋公约》 C. 《华沙条约》 D. 《开罗宣言》